新聞中心
湯子嘉:所執與所變
作為著名的湯臣集團的大公子,湯子嘉做什麼都自然會吸引目光。2018年1月,我們走進了可以俯瞰上海黃浦江的湯臣一品,見到了身為創業者二代的他。
穩健、做基業長青的高品質樓盤,這些年來,湯臣的所執未曾改變。但在湯子嘉身上,也體現了創二代們的所變:從電動車到教育、藝術投資,時代在變,消費在變,他也會順勢而變。
多年歷程,家族企業追求穩健傳承
「家族企業傳承具有非常大的責任性。我們所傳承的不僅僅是家族事業,也是企業精神的傳遞。早期的規則方法,期限可能是有限的。但時代在變化,我這幾年尤其體會到了時代的變化:100年前保守穩定的商業模式和理念,和現在完全不同。移動互聯的強大,對生活的改變,中國已經做到了世界的最先進。所以,我們傳承家族企業,最本質的東西『執』,不會改變,但思維靈活性也非常重要。」
來到位於上海浦東黃浦江邊的湯臣一品,和湯子嘉初見,他就這樣回答了傳承的問題。站在富有遠見的他父親湯臣年早年開發的這個樓盤中,心情是頗為感慨的。身為「浦東開發第一人」的兒子,2004年,年近24歲就面對父親突然去世,到2018年對我們侃侃而談,湯子嘉說:「也許在外人看來,一個身份的轉變,是一夜之間的變化,但對我來說,其實是走了14年的歷程。」
「父輩對於城市的堅定熱愛和信心,以及長遠布局,那種態度、遠見和做事的專注,是我繼承的更大財富。湯臣很重要的『執』,是要做一個百年企業,眼前的業績做得再大,如果不能延續,也不叫成功。我們的目標是基業長青。」
湯子嘉說湯臣的根在上海,而他根子上是一個標準的上海人,爺爺當年就在上海做出了不錯的企業,他的父親也是在上海出生的,從零開始做事。「家族在這些年裡經歷了很多風波。在投資中國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挑戰,譬如97年的金融風暴等等。最終,在我父親過世前的幾年,給我們確定了嚴格的經營理念:我們不要做最快最大,要做强做久。」
從接手湯臣迄今,身為湯臣集團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湯子嘉曾被股東問過,你們為什麼不夠激進?當年規模和你們不成比例的地產公司,現在已經做到多少多少了……「但反過來看,湯臣的抗風險能力也是更強的。時代在改變,經營的方法、開發的觀念上也會做改變,但我們的『執』是不會改變的。」
有趣的是,小時候,湯子嘉在台灣、香港和美國求學,2001年才回到國內。相比國內的一些「二代」,湯子嘉並沒有從小眼看著國內的環境是怎樣一點點變化的。「這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政府的魄力,反而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整個城市的建設如此進步,也督促我跟隨時代的進步。」
上海,永遠會是湯臣的大本營。湯臣自成立以來就堅持租售並舉,至今在上海浦東持有大量商辦和住宅樓宇,對物業項目進行持續經營與維護。
穩健,除了是經營的理念,也是對社會的責任。湯子嘉說,他非常看好上海的房地產未來樓市發展,上海作為中國經濟、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動搖,“2040”目標在前,上海的發展才剛剛開始。
作為房地產企業,最終還是要造出一個高品質、適合居住的房子。房地產也是具有社會責任的行業,不論價格升降,本質都是要建造適合人們居住,甚至要傳承幾代人持續使用的空間。湯臣的理念是,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其實,現在湯臣在做的事情,既保持穩定穩健成長,也追求變革創新;同時以房地產為基礎,進一步參與更加多元化的投資。
多元投資,我更注重精神消費
湯子嘉給我們舉了個例子,最近網上有一篇帖子,有個法國小伙子在中國生活了幾年後回國,突然很不適應,因為中國的生活太豐富、太便捷了!「這幾年社會上有很大的變化,譬如行動網路造成生活的改變,也給予了我很多思想衝擊。」
所以,除去公司的房地產投資,湯子嘉個人這幾年,也在其他產業做了不少多元化投資。母親徐楓剛剛獲得台灣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家族也一直有投資影視文化方面的傳統。湯子嘉說,母親最近正在籌備一個劇本,希望能拍出繼《霸王別姬》之後的好電影來。
「投資現在是我每天花更多時間在做的事。父親過世之後,湯臣以及我們家族熬過了一個最艱難的時刻,現在公司日常管理已經非常科學化了。管理湯臣不見得會用到我最多的時間,我就會自己想想自己還想要做什麼。」
現在,湯子嘉的投資布局,除了電動車、教育、藝術品消費和金融,還投資創辦了Artcare,並在積極謀求布局電競領域。
2017年,湯子嘉投資的iconic電動車在圈中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我在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參與了進來。在國外許多國家,電動車發展非常迅速,幾年之內就全面換成了電動車,中國也有這樣的趨勢,這是新興的藍海。」
他說:「將新的內容和傳統地產跨界結合,是大勢所趨。多元化投資佈局,也是根據當下市場、技術、金融以及客戶等『變局』所做的積極應對。」
在教育領域,湯子嘉近期投資了平和雙語學校青浦分校。「這會是我未來幾年很關注的產業,教育具有前景,投資教育,也是為社會做公益。將來在5年內可能會做到20個學校。」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湯子嘉是一個熱愛當代藝術、喜歡打高爾夫、品紅酒的人。但對他自己來說,生活中的某些嗜好並沒有變成只用於賺錢的管道。雖然他開辦了ARTCARE的藝術服務型公司,初衷也不過是為了給相似愛好的藏家提供保險、運輸、倉儲等等服務。近半年,ARTCARE做了戰略調整,要將更多文化元素植入城市。「現在的年輕人更追求精神上的消費,所以我們會做更多一些有趣的展覽,將藝術融入社會的事情會做得更多些。」
自己收藏了許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和許多當代藝術家成了朋友,湯子嘉自然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一個例子是,他會將藝術想像力賦予湯臣的住宅空間中。在湯臣一品,我們拍攝他的地方就是畫廊。平時,湯子嘉也會將自己收藏的畫作放在小區中,還會定期重新佈展。「湯臣不僅僅是一家房地產公司,我們不僅僅是把房子蓋好賣完就走人了,我們更多地在經營房地產,讓客戶的舒適度提升,精神愉悦度提升。」
「有所堅持,有所創新,這是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對企業的戰略規劃。我希望自己始終保持市場的敏銳度,帶給湯臣更多發展的可能。」
夕陽漸漸地從黃浦江的一側落幕了,湯子嘉也溫文爾雅地向我們告別。
他最後閒聊了一句:「藝術也好,紅酒也好,打高爾夫也好,在我看來,都需要一種講究耐心、捨得與品位的身體力行。對我個人看待世界、閱人處世,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位創二代,用一種悠然瀟灑的姿態對待一切,「我喜歡慢慢品嚐滋味。歸根到底,最後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不過是熱愛。」
下一個頁面
下一個頁面
與中國一起前進 許願美好未來
湯臣(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浦東新區東方路710號湯臣金融大廈23F
郵遞區號:200122
電話:86-21-50584936
傳真:86-21-50583646
手機版二維碼
版權 © 2025 湯臣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05027330号-1號 技術支持: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