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以遠見服務未來



勇當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闖將 浦東已成為全球精英逐鹿場

2019年4月18日,浦東迎來開發開放29周年紀念日。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開放浦東。這一決定,讓當時在地圖上還未標註名字的浦東舉國矚目,浦東的命運由此轉折。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浦東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今天的浦東,正由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一項項改革措施從這裡複製推廣到全國。東海之濱的改革熱土,正在張開推動改革巨輪破浪前行的強勁風帆。   今天的浦東,以佔全市1/5的土地面積、1/4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4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50%的金融業增加值、6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經過29年開發開放,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1萬億元,實現超過百倍的增長。「從千億元級到萬億元級,是一個量級上的突破,這對浦東提振經濟發展信心和設定自我奮鬥目標都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艷這樣評價浦東的「關鍵一躍」。   今天的浦東,已經成為上海經濟的增長極和發動機,是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和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如果不拼爹 來浦東是最好的選擇   「不拼爹來浦東。」這曾是時任中共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在清華大學校園招聘會上被廣為稱道的金句,其原話是「如果你不是拼爹一族,選擇上海浦東是最好的選擇。」   沒到過上海的人,對於浦東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以及它們所勾勒的上海天際線上。   不斷刷新的上海高度,毫無疑問彰顯著浦東看得見的「硬本事」,但是在「硬本事」的背後,透明的營商環境、公平的就業環境、活躍的文化環境才是浦東引以為傲的「軟實力」,他們助力浦東書寫一個又一個奇蹟。   據德勤公司調查,浦東新區是中國外商投資成功率最高的地區。不僅財大氣粗的跨國企業對浦東趨之若鶩,越來越多有志於譜寫創業神話的有識之士也樂意將浦東作為他們的首選。   事實上,面對生活成本、商務成本高企帶來的新挑戰,浦東正在調整身段,將自己變得「更柔軟」,力求彌補客觀環境造成的短板。你說「一房難求」,浦東就建陸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你說「沒錢創業」,浦東就千方百計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和門檻;你說「文化飢渴」,浦東就把高品質的文化活動送上門,用「文化磁場」喚醒「沉睡時間」……事實證明,「軟實力」只會讓浦東愈發吸引人,大大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浦東把引領發展的「高站位」落實到服務企業群眾的「低身段」上,當好「店小二」,不斷提高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企業前赴後繼 在浦東追夢、築夢、圓夢   開發開放的浦東,充滿商機、活力四射,像一塊磁石吸引中外企業紛至沓來。   1992年4月,被稱為「浦東開發第一人」的台商湯君年,從香港飛往北京探班正在拍攝《霸王別姬》的太太徐楓,飯局間有人聽說湯君年原籍上海浦東南匯,就告訴他當下中國大陸投資最火熱的地方就是浦東。   「他一聽,立即就啟程到了浦東,因為這個地方是他的家鄉,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覺,一到上海就待了一個多月……」徐楓回憶道。   當時上海人有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那個時候浦東到處都是農田和不能行車的爛泥路,如今遊人如織的陸家嘴濱江大道甚至有個名字叫爛泥渡路。湯君年看完以後卻興奮不已,當即就問管委會要浦東正對外灘的土地,另外再要一塊可以修建高爾夫球場的地。這兩塊地就是未來上海灘上富豪雲集、爭議不斷卻屢創高價的湯臣一品與湯臣高爾夫。   在當時的浦東官員看來,這個突然出現的台商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驚喜。畢竟在浦東滿是農田的腹地如果有一塊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可以大大改善招商環境,對吸引外資進入浦東的作用不言而喻。湯君年簡單而乾脆地與管委會負責人商定了土地拍賣流程,在浦東註冊成立了「上海湯臣集團公司」,在半年之後以競標方式獲得了浦東龍東大道湯臣高爾夫的用地,由於採取了當時少見的競標方式取得土地,湯君年拍得的價格是3000萬美元,競價比當時參與競拍的另外一家日本公司高出一倍以上。   1992年之後,湯君年不僅推進湯臣高爾夫球場和高爾夫別墅的開發,還開始規劃浦東的第一個五星級酒店(日後的湯臣錦江洲際酒店),第一個甲級寫字樓(湯臣金融中心),為了所需的資金,甚至變賣了位於香港銅鑼灣的「世貿大廈」,籌得22億美元用於投入浦東的開發。   隨著湯君年的高歌猛進,1992年到1993年,和湯君年一樣懷著對大陸市場滿腔憧憬的,還有震旦集團的董事長陳永泰以及原籍寧波的台灣嘉新水泥董事長張敏鈺。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湯臣集團懷著對浦東開發開放的巨大信心,割捨已經取得的部分土地開發的權利,換取現金支持既有的項目,包括湯臣高爾夫和高爾夫別墅、湯臣金融大廈、湯臣錦江洲際酒店、湯臣外高橋項目,同時也保留了未來中國著名的豪宅——湯臣一品的土地。   時光荏苒,隨著浦東開發開放漸入佳境,外資大規模持續湧入,台商作為第一批進入浦東的資本,其歷史使命仍在繼續,新一代的台商,帶來的不僅是資金和管理水平,更多的是先進的技術。 「未來已來」 浦東展現「中國自信」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台灣的,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   在開發開放的過程中,浦東大量引進外資,優化了上海產業佈局,提升了城市綜合功能;高強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了輻射周邊、聯通全球的網絡通道,推動上海從傳統工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升級。   最新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310家在浦東設立了機構,累計吸引實到外資已經達到789.9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浦東新區已集聚各類總部企業超過600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4家,約佔上海全市總量的一半。   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帶動下,不僅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從江蘇的蘇錫常到浙江的杭嘉湖,出現了一系列高速發展的城市及區域,長三角一體化也走向實質性破題。   如今,我們看到,經濟總量邁入「萬億俱樂部」的浦東提出「不唯GDP論英雄」,轉而堅持以畝產、效益、能耗、環境論英雄;淘汰落後產能、消除安全隱患、摸排金融風險,擠出虛假繁榮泡沫。只有高質量的GDP,才能像花崗岩一樣為浦東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根基。   實現科技創新賦能,把握產業大變革,浦東聚焦「中國芯」「藍天夢」「創新藥」「未來車」「智能造」「數據港」。提高經濟密度,浦東各大產業園區惜土如金,像繡花一樣精耕細作提高畝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浦東大力發展要素市場和總部經濟,爭奪全球價格話語權。   在浦東,人們會時時覺得「未來已來」,因為在張江人工智能島,無人車已經開始上路巡邏;在洋山港無人碼頭,自動機械全部實現了電腦控制;在臨港的「黑燈工廠」,智能機器人完成了全部流水線作業…… 推動城市更新 創造新時代的新傳奇   老一輩的創業者們在浦東書寫了傳奇,每一棟建築裡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浦東的未來又會如何呢?   發展為了人民,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創造高品質生活惠及人民。在浦東發展初期,民生事業是短板,這是不爭的事實。由此,「補短板」也顯得格外迫切。補齊歷史欠帳的公建配套學校,讓學生家長少點焦慮;下沉優質醫療資源,讓居民看病不再捨近求遠;國資興辦養老機構,讓高齡老人省去後顧之憂;「15分鐘服務圈」打造,讓居民在家門口辦事省去奔波之苦。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邁向而立之年的浦東有了新的使命:在擔當時代重任中勇立潮頭,在全力對接上海四大戰略支撐上拿出新舉措,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在科創中心建設上實現新作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構築戰略優勢,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浦東率先「改革開放再出發」,為新一輪改革發展闖關奪寨、探路破局,新時代的傳奇正在書寫。

圖片名稱

與中國一起前進 許願美好未來

湯臣(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浦東新區東方路710號湯臣金融大廈23F
郵遞區號:200122
電話:86-21-50584936
傳真:86-21-50583646

圖片名稱

手機版二維碼

版權 © 2025 湯臣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05027330号-1號   技術支持:新網